春意盎然,万象更新。为充分发挥园区名师工作坊的示范、引领作用,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区域德育创新实践,苏州工业园区小学德育王燕芳名师工作坊于2025年3月25日在唯亭实验小学举办首次研修活动。
一、课例观摩,优质课堂启思维
工作坊成员深入观摩了园区“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”专项研讨活动的八节优质课例,以学习者的视角捕捉课堂亮点、总结教学智慧。成员们立足德育理论与课堂实践,结合自身教学经验,围绕课堂工具创新、学生主体实践等维度,提炼出可迁移的个人学习体会。
小学德育王燕芳名师工作坊成员来自东延路实验学校的盛月清老师:吴杉杉老师的《探秘“压力球”,解锁动力源》以“压力显形舱” 为核心工具,通过吹气球、书写压力、释放气球的沉浸式体验,引导学生理解压力管理的科学逻辑。高媛老师的《课间“唯”妙规划,“亭”下美好时光》运用 “魔法刻度尺”量化时间管理,结合“课间能量银行”积分机制,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游戏化实践,有效激发学生自主规划意识。
小学德育王燕芳名师工作坊成员来自胜浦实验小学的冯梦佳老师:张君妍老师的《我的“人际圈”》通过“人际扭扭圈”动态游戏,帮助学生多维理解边界概念“班级人际关系圈”活动实现个体到集体的递进式教学。张奕舒老师的《会伸展的友谊》以“友谊球”“伸缩球”为载体,结合绘本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友谊的弹性与行动维系,具象化设计降低了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,强化了情感共鸣。
小学德育王燕芳名师工作坊成员来自星洋学校的王佩青老师:赵静老师的《脱“瘾”而出,不做手机控》运用 AI 数字人科普与 “夸夸滚雪球”活动打破传统说教,通过“掌机高手计划”与数字素养公约,引导学生自主制定解决方案。冯小红老师的《给压力气球一个“放气阀”》通过吹气球实验与“压力大作战”游戏,将压力管理科学化、趣味化,耶克斯-多德森定律图表辅助学生理性认知压力与效率的关系。
小学德育王燕芳名师工作坊成员来自娄葑实验小学的赵雪斐老师:吕小雨老师的《谦让的快乐魔法》以“谦让快递站”活动推动传统美德实践,构建“课堂模拟-校园实践-家庭延伸”三级体系强化行为养成。谈玉芳老师的《送你一颗甜甜的“外号糖”》通过“昵称糖”与“苦味标签”对比,引导学生区分善意与恶意外号,“外号能量转换站”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掌握可操作的社交技巧。
二、专家引领,理论实践双提升
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张嘉老师系统阐释“社会与情感能力(SEL)” 的内涵与实践路径,提出“五指模型”与“系统化培养生态”框架,为工作坊成员指明了德育课程开发的方向 —— 从“教师能力提升”到“家校协同延伸”,需将抽象的创造力、责任力等能力指标转化为如“压力显形舱”般可操作的教学策略。
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张琰老师以《家校沟通中的社会情感力提升》为题,通过“四象限家庭分类模型”与“微改变涟漪效应”理论,为工作坊成员提供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实用方法论:针对不同家庭类型调整沟通策略,如对“指责型家庭”运用“情绪镜像反馈技术”化解对立情绪,并通过设计“家庭谦让任务卡” 等微行动逐步改善家庭互动模式。
三、研修展望,蓄力前行启新程
名师工作坊坊主王燕芳老师在总结中寄语工作坊成员:“德育创新的生命力要扎根儿童视角,用专业智慧将抽象品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成长体验。作为新时代德育工作者,我们要永葆儿童视角,捕捉成长需求并转化为校本实践;锤炼课程设计力,探索工具可视化、场景生活化的德育范式;凝聚家校协同力,构建情感联结延伸培养场域。愿我们以研修为起点,用课堂温度与沟通细节,为孩子们播撒温暖而坚定的德育之光。”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王燕芳名师工作坊正以专业与情怀,在德育的田野上辛勤耕耘。这场关于心灵成长的研修之旅,不仅是教育智慧的汇聚,更是育人使命的传承。愿今日播撒的每一颗种子,终将在园区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发芽,绽放出璀璨之花,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。
文字:郑浩峡
照片:蒋 淼
视频:童培文
一审一校:郑有为
二审二校:王燕芳
三审三校:孙玉娟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