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荷初露尖尖角 课堂魅力渐渐浓
——记园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(唯亭实验小学)新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研活动
热情六月,荷送清香。2022年6月9日下午,园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(唯亭实验小学)新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研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如期举行。本次活动分为6月9日、6月10日两个下午场展开,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张平及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、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敏老师做专家点评、讲座,园区教发中心教研员杭瑛老师出席活动并作指导。园区2021届小学数学新上岗教师、部分数学骨干教师以及唯亭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课堂观摩展风采
翰林小学邹友老师和星浦学校冯好老师共同执教《认识一元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》一课。
邹友老师在前学时组织观看微视频,课堂共学让学生自我探索,寻找规律,延学环节回顾人民币“发展史”,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的人民币应用发展。
冯好老师的整节课围绕“包红包”“抢红包”“用红包”三大环节进行教学,较为系统地了解了人民币。通过创设存钱、付钱、找钱、自由购物的四个模块,让学生系统地积累了生活购物的经验,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。
方洲小学陆嘉敏老师和星澜学校虞瑶老师共同执教《两位数加一位数(进位)》一课。
陆嘉敏老师通过不停追问,让学生更深入体会到4+6=10,把10根捆起来变成1捆,充分给学生思索的时间,让学生掌握理解得更加扎实。
虞瑶老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题目,探索规律,教师作为引导者,并不直接判断对错,而是在不断的追问中引导学生自己验证前面的规律。
东沙湖小学蒋佳妮老师、唯亭实验小学蒋馨月老师和胜浦实验小学林茜老师共同执教了《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(进位)》这一课。
蒋佳妮老师基于新课标,重点聚焦“联结-生成-迁移”三大学习要素,立足于“知识从何而来,又到何处而去”组织教学。借助“摆小棒”“计数器拨一拨”等直观操作,化解理解上的难点。
蒋馨月老师通过“用小棒摆一摆”“计数器拨一拨”“列竖式算一算”探索新知,并通过沟通联系突破教学难点,理解“为什么要进位”和“怎样进位”两大核心问题。
林茜老师通过前学自探、共学自得、延学自用、评学自能、问学自思等环节进行教学,整节课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,还是学生情感思维的发展提升。
第二实验小学张莘茹老师执教了《两位数减一位数(退位)》,张老师的课堂在尊重算法多样化的前提下,突出基础算法,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,复习算法,从不同层次、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算理。
专家点评促成长
9日下午,由省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张平作专家点评。在听完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设计阐述后,张校长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的表现,四位老师对课程内容、课程目标、重难点的把握都非常精准。同时,四位老师对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整合与创新。随后,张老师站在哲学的层面上,与各位老师分享了《度量视角下的数与运算》的专题讲座。
10日下午,由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、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敏作专家点评。张主任对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设计理念作了高度评价,随后结合四节计算课作了题为《核心素养视域下对“算理”的再认识》的讲座。张主任详细讲解了小数计算教学中“算理”认识的整体特点,“算理”的呈现方式、引导发现方式,“算理”理解与“算法”形成的结构关系以及低年级计算教学中“算理”理解的教学策略。
引领指导明目标
9日下午,由园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杭瑛老师作总结发言。杭老师认为上好一堂课,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,而一堂好的课,应该是有意义、有效率,具有生成性与常态性的。在课堂中,我们应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,着重讲清是什么这个问题,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关系与空间形式。同时,杭老师提出要“启思”“活用”“悟美”,在教学中师生共成长。最后,杭老师期待各位老师能够带着思考进课堂,倾听学生,进而做到突破自己,不断成长。
10日下午,由江苏省特级教师、唯亭实验小学副校长王兆正作总结发言。王校长强调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,是传授知识、培养思维、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,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本次活动不仅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,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、相互交流的平台。成长无止境,让我们不断探索、不断反思,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携手前行,脚踏实地走好教书育人的每一步!
图片:顾金玉、赵丽
文稿:钱心悦、孙操
审核:教导处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