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语文要素,点燃智慧火花
——记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低语组优课评比观摩研讨活动
在疫情的特殊时期,网络研修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与沟通的重要方式。唯亭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坚持始终不停研,秉承“设计有意义的语文活动,将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”的工作理念开展线上教学研讨。
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紧紧围绕学校部署,在关注实际学情的基础上,带领同级部老师开展网上课程在线观摩研讨。为了资源共享,相互启发,同年级的老师们在一起学习研讨,并利用网络平台,小组交流等各种形式反馈交流,互相学习。
一年级组的老师对第三实验小学王梦萱老师的执教的《狐狸分奶酪》一课,有更多的感受。王老师注重朗读,采取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地进行朗读指导训练。首先是读准字音,让孩子自己发现容易读错的字词,比如“哥儿俩、拌嘴”。从字音到字意,孩子不仅读准了音,对字词的理解,也是水到渠成。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语调,狐狸的话该怎么读,小熊的话该怎么读。最后,是读出人物内心感受,狐狸为什么要这么说?该怎么读出内心感受?朗读形式多种多样,学生演读,师生“拌嘴”等,形象而生动。
二年级组的老师们对是青剑湖学校的张馨予老师的《坐井观天》一课进行认真的研讨,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,张老师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,以读代讲,以读促学,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,点燃思维火花,促使学生“多思”。联系句子和上下文,通过读,找出青蛙和小鸟的观点。并理解它们说的话。学生通过质疑引读,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,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基础。体验情境,感悟朗读。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如:个别读、齐读、小组读、分角色读、比赛读等达到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的效果。创造性表演了《坐井观天》,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,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,学会读书,读出感受。 
共赴时艰,不辱教育使命,疫情下的网络研修活动,带给教师们很大的挑战,但同时也更提升了唯亭实验小学教师们的自主学习能力。采用线上学习,集中研讨的方式,通过一节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,帮助教师们更深入地了解语文要素。
“设计有意义的语文活动,将要素转化为能力”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专题网络研讨,我们是认真的


文字编辑:周育如
审核;教导处
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