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苏教版和统编版教材的衔接年级,老师不仅要解读所教年级统编教材,还要开展学生缺学得统编教材相关内容与能力的补教工作。面对疫情,横向的语文要素如何教,已学内容与未学内容如何衔接,这都是新的挑战。
2020年7月7日,为进一步加强本校语文师资队伍建设,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,深入部编版语文教材解读,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,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学习了苏州市开展的以“关注要素 注重整合”为主题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主题系列教学观摩活动。
上午9点开始,语文教研组所有教师们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开始了观摩:或者独坐电脑前,静心聆听,认真记录;或者相互交流,轻声讨论;或者直接将自己的所思所得在组里与大家分享。太仓市实验小学李君老师执教的《人物描写一组(摔跤)》,太仓市实验小学倪建斌老师的报告《统编五下第五单元整合教学构想》,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杨志强老师的《跳水》;吴江区教研室徐国荣老师的《统编五下第六单元整合教学构想》。上午的四节课为全教研组教师们带来了将近三个小时视觉、听觉盛宴。各教师教学智慧丰富,学科视野开阔,聚焦语文要素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有张力,有活力,有层次,始终以学生为主体,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,注重学法的指导。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特色,巧妙地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地统一起来,身体力行,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,更是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课改的前进方向。
听课结束后,各备课组继续组织本组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收获进行了深入的讨论。我们五、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们齐聚一堂,一起观摩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周晓莉老师执教的《杨氏之子》。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“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。”围绕语文要素,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,《杨氏之子》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,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。周晓莉老师在上《杨氏之子》这节课时特别关注语文要素,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朗读,层层递进,进而充分感受、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。这节课里书声朗朗,上课流程是清晰完整的,学生积极主动的,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学习的方法,并迁移运用。
第一步,学生自由读,齐读,要求读通顺,指出停顿不恰当之处,并进行范读,引导学生于无痕。却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读古文的方法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第二步,在完成了第一步“读通、读准”的目标后,周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完成第二个目标:读懂故事,即“初读课文,把握大意”。在这个环节中,周老师先来做示范,不但“授人以鱼”,更是“授人以渔”,相机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。
第三步,以问题为导向,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,在轻松的气氛中,学生体会到了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,突出了重点,突破了难点。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后,再读对话,读出语气。第四步,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,加深对文章的理解,体会语言的智慧。带着对文章的深入理解,再次读文章。在理解后,相机背诵,并推荐鉴赏相关文章,起到了迁移运用的效果,也通过对同类文章的学习,激发了大家阅读《世说新语》的兴趣。
观摩活动结束后,语文教研组长赵丽萍老师围绕“关注要素 注重整合”这一主题,组织五、六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集体交流。教师们畅所欲言,积极地与同事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。
本次观摩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了,但课堂教学没有停止,我们的交流、教研、反思没有停止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,让我们苦炼“内功”,不断锤炼,努力打造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高效课堂。




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